咨询热线 : 400-620-8088

汉翔书法老师浅谈:什么叫做侧锋?

  

  清笪重光《书筏》有言:“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诚然,中锋是作书中不可逾越的准则,故近代巨匠沈尹默先生曾把笔法归结为“无非笔笔中锋而己”。试想,岂有像苏东坡、黄山谷之类的大家,“尽是偏锋”的道理?所以王世贞所说的是侧锋,不是“偏锋”。正由于古代书论说法有混淆,无怪近人以讹传讹。

  要说明这一点,还得从实例着手。古书中明注用侧锋只有一笔——侧点。《永字八法》论中注:“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点通体圆润,如蝌蚪、如蹲鸱,谁能说作点是用偏锋的!由于可知,侧锋绝不是偏锋,也没有由偏转正的运笔。作点如正锋为之,则成为滴水之状,无右顾之势,故作点时必将笔管向左内微微倾倒,使锋向右外方着力。“ ”由于侧笔用力,在点的腹部受力较重,笔毛无法铺开,背部受力轻,毫铺较足,故点呈腹平背圆之状。这种形同中锋,只是笔毛在点画两侧着力不均匀的运笔,就是侧锋。故侧锋只是中锋的变化用笔而已。

  其实侧锋绝不仅只点而已,张怀瓘《玉堂禁经》论揭笔之法说:“侧锋平发,‘人’、‘天’之脚是,如鸟爪形。”揭笔有顺揭反揭之分,顺揭,如挑、捺;反揭,如钩、撇。故凡出锋的点画,多用侧笔。

  侧锋的形式如此,那么其纸上效果和正锋又有什么区别呢?

  儿童书法培训正锋运笔,笔心行在点画正中线上,由于铺毫后受力平均,故运墨匀称,其效果则圆润而稳重。

  侧锋运笔,《永字八法》论中说:“侧不险,则失于钝,钝则芒角隐而书之神格丧矣。”确实,凡出锋之处,皆须侧笔骏发,故侧锋的效果是方劲犀利,神采外耀。

  总的说来,正锋侧锋有一圆一方,一藏一露之分,锋正则骨立,涵蕴气味,锋侧则神飏,外耀锋芒。一正一侧有相得益彰之妙。

  近来有一种说法:偏锋是一偏到底,侧锋是由偏转正。此说貌若玄妙,事实上无非还是将偏锋和侧锋混为一谈。其实,偏锋和侧锋完全是两码事。偏锋是和中锋相对的名词,有一错一正之别;而侧锋乃是和正锋相对的名词,中锋包含着正锋和侧锋两种形式。

  “侧锋”这个名称,在古书中屡见提及,但对它的内容、形式却语焉不详,对它的性质,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把它说成是极高的书法“秘诀”,如《翰林粹言》:“侧锋取妍,此钟王不传之秘。”有的却相反把它说成是旁门邪道,是学书者断然不能涉足的“异端”,如冯武《书法正传》:“今以侧笔取妍者,皆异端也。学书断断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盘踞胸中,使终身陷于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这些异议的产生,追根寻源,在于对“侧锋”这一名词的不同解释,简单说来,就是侧锋和偏锋的混淆,故亟须正之。冯武《书法正传》的这段话就是误把偏锋当作侧锋的例证;明代的王世贞在《艺苑评》中却又误把侧锋说成偏锋。文曰:“正锋偏锋之说,古今无之……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

  以上就是关于书法培训中的侧锋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后期大家还有相关上海书法班的问题,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汉翔上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