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和前提,神似是临帖的更高追求和更高阶段。所谓神似,就是不仅字的笔画、结构临得像,而且对碑帖中蕴含的气韵、神采也能在笔下表现出来。神似是相对的,形似和神似是临帖过程的两种状态、两个阶段,没有脱离形似的神似,神似是高级阶段的形似;神似寓于形似之中,通过形似表现出来,能达到形似的临帖,其中自然就有神似的成分。 不同水准的书家临帖,达到基本的形似有临写时间长短的差异,但不可能临一遍就达到神似,神似是书法家通过临帖不断锤炼艺术功力的一个过程。
因此,依我愚见,书家临帖主要应是力求形似,真的达到了形似、『一模一样』了,神似还要另外去求吗?至于我们有时评价某人学谁(包括儿子学著名书法家的父亲)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实际是得形不多,或者是只把形的某一次要特征、甚至是缺点加以强化了而已,就像有的人演毛泽东,只知道在下巴上贴一个痦子,手叉在腰间讲话,离形甚远,岂能得神?事实上,许多书法大家临帖的『神似』,往往都已掺入己意。
最典型的是后人临《兰亭序》,上海书店出版社出过《兰亭序二十二种》,这后人临摹的二十二种都各具面目,就是当时可能见过《兰亭序》真迹的冯承素、褚遂良、虞世南三人的临本或摹本都互有不同;至于没有见过真迹的赵孟颁、文徵明、董其昌、王铎四人的临本,相互间的不同更为明显。试问,这些临摹本是『形似』还是『神似』呢?哪一个更『神似』呢?其实,所谓『神似』常常已经是其形为帖、其神是我了。
汉翔书法培训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