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 400-620-8088

上海书法培训班:书法临帖之取与舍(二)

  上海书法培训班

  临帖要有所取有所舍,这是一个艺术见解问题。临帖取什么、舍什么,反映了学书者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的不同。学习书法有了一定基础以后,一般要考虑形成或追求何种艺术风格问题。按照清人阮元的划分,中国书法大体分为北碑和南帖两大风格系统。一般地说,北碑质朴、雄强、厚重,南帖妍美、清秀、轻灵,具体到某一碑帖或者书家,在同一风格系统中也有一些变化和不同。不同的艺术风格,都有美学价值,但学书者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如何取舍,应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注意进行选择、确定。不知区分,忽而临写质朴雄强一路,忽而临写清秀流美一路,很可能事倍功半,使自己的书艺水平提高很慢。有的书法大家书艺成熟以后,原来写帖的可能临临碑,以强笔力;原来写碑的可能临临帖,以增灵动,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这也是一种取舍,舍不足而取所需也。

  学书临帖还会遇到对笔法的取舍问题。在同一风格系统内,有的帖,临写多遍仍难掌握,更难用于创作;而有的帖很快就上手。过去我临写《兰亭序》,自认为临得比较像了,但离帖书写作品时,却很不理想。后来临写《蜀素帖》,感觉就不一样。学隶书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写《张迁碑》难以运用于创作,写《石门颂》、《封龙山颂》则感觉不同。原来,这里有内恹笔法和外拓笔法的区别,看你更适合学习、应用哪一种笔法。比如学武,关羽用大刀,张飞用长矛,适之者事半而功倍也。内恹和外拓是两种基本的笔法,具体到某一家、某一派,笔法又各有其特点。比如米芾说他是『刷字』,苏东坡是『画字』,黄庭坚是『描字』,蔡襄是『勒字』,形象地说明了『宋四家』在笔法上的区别。书法史上各大家之所以书风、面目各具其美,根源之一正是笔法各有特点。书风与笔法密切相关,学书临帖欲追求、形成一种风格,笔法之适应十分重要,此不可以不察焉。

  汉翔书法培训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