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看了很多书法经典论著,却未必练得出技艺。因为,感应的东西,可以用逻辑来分析,用文字来描述,却未必都能用来指导实践操作。合理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一定是能让逻辑解释的,但是这种情况,只能在认识层面有助益。
有些工具逻辑,推出原来的逻辑,是有效逆推回去,但是对艺术的一些感应的东西则不能。逻辑的分析只能让你在认识上认同他有效。比如可以用力学解析武术,却不能通过力学原理的学习开始去学习武术,因为实际上,艺术学习是走感知层面。很多人学不成,就是把逻辑分析的东西当操作层面去用了,实际上就是有很多实践上的漏洞。
儿童书法培训老师认为逻辑是让大脑明白,而感应是让身体明白。只有前者的是理论者,只有后者的是实践者。二者兼顾是教育者。逻辑的阐述,本来是配合感应的。中国的关于技艺的古书其实都是如此,经典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具”,并不是全部。其实,任何技艺都是口传心授才行,书其实才是辅助。
正如卫夫人说“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古代的艺术修行者,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相应的感受就无法真正理解。所以,古人就会用他们那个年代的逻辑名词去分析了一些层次,一定程度让人们误以为这个是操作步骤。
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得较古人来说丰富了很多,但是感知的东西是立体的,并非一个简单的信息载体可以完整正确的表述,所以,很多人因为信息丰富而臆想了很多东西。
艺术是实践性感知性很强的东西,艺术可以被理性解释,却不属于理性范畴。我们认知艺术,如果只是从知识层面去了解,其实只是了解了非常片面的东西,实践深入感知艺术,参考艺术理论去互应,才是正确的态度。
其实在古代,也曾经出现过艺术学习中依赖道理而无法得艺的情况出现,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就感慨“故知达其源者少,喑于理者多。”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