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和书法批评具有一种伴生关系。书法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完整形态,应包括书法创作和书法接受两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书法家将自己的理想、情思、对宇宙人生种种感悟融于线条和线条组合中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生命世界,而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旨趣和人生经验去感悟、理解、释读作品的价值意义,如果这种感受偏重于感性层次的直观想象再造和情感共鸣,则是我们所说的书法欣赏;若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书法作品进行更为自觉的理性反思和科学评价,那就是书法批评。
所以,儿童书法培训老师认为书法批评首先应该理解为一种接受活动,而不是一项纯理论探索。因为书法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书法作品,书法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作品的情感世界就是一定时空内书法家情感和心态的外化。所以我们不能依赖一种永恒不变的理论法则,对情韵盎然的书法现象作一劳永逸的裁决。应该先以批评家自身对艺术作品的真切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对其中的情感因素作出一定的情感反应和情感评价。在体验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所含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中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阐释,显示出批评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由于书法风格的多样化,人们审美需要的多层次,书法批评必然用一种理性和感性交融的方式和人们进行艺术交流。
书法批评是在情感领悟基础上对情感的超越,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作品经过细致的感受和整体的把握,由个体的分解到综合评价这样一个心理运动和思维过程,这是对书法作品中的情感思维的超越,这个超越是批评家感悟力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流露出批评家的情感倾向并抒写出批评家的主体感受。另一方面,由富于个性的具体作品呈现抽取出最富有普遍性的因素,意在超越作品中的全部经验形态,并将自己富于个性的理论主张和审美旨趣渗透到批评活动全过程,从其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引申出去,以批评家独特的心理认同赋予它更为广阔的涵义。
这两个方面的超越,往往是书法家始料不及的。它不仅能够促进书法创作向更为广阔宏观的方向上发展,而且还能紧紧吸引读者去共同领略批评家对作品的新奇发现,还能以批评家奇特的想象和情感上翻滚的浪涛,给读者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