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密。疏可以使字通达灵秀,密能让字繁茂挺健。追求疏密变化,才能使字风神有致。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处不嫌疏,密处不嫌密。”是说疏处不妨加倍的疏,密处不妨加倍的密,使疏密形成强烈的对比。前人所谓“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说明了疏密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
(二)收放。“曲者,伸之势;郁者,畅之机。”上海书法培训老师解释收和放是在统一整体中相辅相成的变化之道。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说:“作书最忌者位置等均。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在一字之中,如果笔笔都收,就会拘谨而失生机。笔笔都放,必定松散无神。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放笔只能有一笔,其它笔画均应为收笔。
(三)向背。从书法字形特征来看,向,指左右结构的两部分相向,像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如“好、妙”等字;背,则如两个人背靠背地站在一起,如“兆、北”等字。从线条的走向看,也有向与背的问题。在线条处理时,运用向背关系,可以避免线条并行排列的单调和呆板感觉,增添神情和韵味。
(四)欹正。古人云:“偏者正之,正者偏之”,说的是书法组字中的欹正关系,一般情况下,字形过偏会失去稳定感,太正则容易产生呆板感。从书法技巧上看,应是偏中求正,正中求偏。既可以以局部的偏纠正整体的正,也可以以局部的正来调整整体的偏,还可以以各个局部不同方向的偏斜来组合整体的正。在稳定中求奇险,偏斜中求平正,达到动静和谐的美感。
(五)避让。字的笔画繁简有别,偏旁部首组合各有定数。在创作过程中,采用避让的方式处理,解决笔画过多容易拥挤、笔画过少容易松散、相同笔画多容易机械重复、部首组合多容易杂乱等方面的问题。
(六)参差。董其昌说:“王大令之书,从无见左边与右边并头者。”说的就是书法技巧中的参差变化。指的是各部分及笔画向上下左右的变化。要求笔画及字的各部分之间不能头尾平齐,应鳞羽参差,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有高低变化。
(七)开合。开,指相离、分散;合,指相靠、团聚。结构开处,应有舒展、豪放之趣;结构合处,当生茂密、充实之感。上开下合当如兰草茂生之放射状,上合下开可似宝塔矗立之稳重。开合变化是布白变化的一种形式,合处白少黑多,开处白多黑少。法则是:开处必要有开处与之对应,合处必要有开处与之对应。有开无合则字散漫无神,有合无开则字气塞不畅。
(八)省减。省略减少比较次要的和重复过多的笔画,变化笔画形态,使笔姿丰富,动感加强。在行草书创作中通过减除省略使书写更趋便捷、字形更加美观。
(九)替代。一个字中有相同的笔画,在结体时为了避免重复,可以改变写法。一是将零星的笔画和书写不顺畅的笔画,用别的笔画代替。二是为了向背关系,将原有的笔画用别的笔画代替。笔画替代是处理字形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十)牵丝。一笔的收笔处和另一笔的起笔处之间,顺着笔势自然带出细丝,可以使本来不相连的字笔画相连,使本来疏旷的字形结构变得茂密充实,从而增加笔意畅通的美感。但不可过多地使用,以笔连与意连相配为好。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成人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