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翔上海成人书法老师为大家继续介绍书法技法点的写法:
一、呼应点
呼应点位置态势与相向点基本一致,只是在左点的腹部多一个出锋的锋尖,右点与露锋点完全一样。柳体“其”字的左右两点就是呼应点。其左出锋点的写法:
①直下起笔;②逐渐按笔;③提笔;④自左向右再向中圆转;⑤典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右出锋。
颜体“少’字的出点锋左与柳体“其”字的左出锋点稍异,但与上面颜体“充”的折锋出锋点相似,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呼应点除了左右书写线路不同外,还有一个出锋的方向问题。如图5“少”字中的虚线所示左出锋点的锋向所指,必然是右出锋点的起笔之所在,而右出锋点的锋向所指又恰恰是下一笔画的起笔之所在。这就是互为呼应。呼应点的左点为呼点,右点为应点;同时,右点对下一笔画来讲也是呼点,呼出下一笔画来。这就叫前呼后应,笔断意连。写时左点出锋后,笔虽离纸,笔画断升,但笔在空中仍然按呼应方向“飞渡笔意”,笔意是连的。这种“飞渡”即点画间的呼应贯气。
二、相背点
八字形分开的两点,为相背点。如颜体“舆”(与)字与柳体“其”字下的两点就是相背点。其右点与露锋点同,不再赘述。其左点实际上是短撇,其写法可参照短撇的写法。左点撇出虽与右点相背,但撇出后笔锋在空中有个反方向弧度轨迹,然后落到右点起笔处。这就像打篮球的扣篮动作一样,可以正面扣篮也可以反过来扣篮。但相背的两个点在书写时一定要连续完成,使其笔断意连,切不可写完左点放下来蘸墨、掭笔或看字帖,然后再写右点。
相背两点所形成的夹角一般有个定式,不论是颜真卿还是柳典公权,或王羲之、苏东坡,相背点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
三、 水 三 点
三点水边旁就是“水三点”。如颜体“江”字、柳体“海”字的三点水,形态基本相似(见图53),第一、二点均为露锋点,第三点为左出锋点,露锋点和在出锋点的写法上文已述过。要注意的是每一点的向背、角度及位置的变化,第一、二点均面向左下,第三点面向右上且有出锋。这三点的位置一般呈弧线排列,而非直线。其角度第一点比第二点略大,相应来说,柳体比颜体的角度大。第三点的出锋部位柳体点比颜体略高些,但它们出锋所向,均与下一笔画的起笔处相近。
四、火 四 点
“火四点’即
“四点儿”。如柳体“然”字下的四点古代篆书写成“火”,这也许就是“火四点”之名的来历。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中的“然”字四点与柳体相差无几(见图54)。火四点一般情况下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第四点面向里背朝外,形成向内合抱的态势。这就符合组字八面拱心的基本规律。书写时,火四点要讲变化,不可机械照搬,颜体和柳体就不尽相同。总之,在书写时要注意点的向背之势及呼应关系。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还是一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著的《续书谱》,
有这样一段话:“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他把点比作人的眼睛和眉毛,十分形象妥帖。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