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 400-620-8088

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讲解折的写法

  上海少儿书法培训

  一、竖折横

  竖与横画连接称为竖折横。两个颜体“山”字,均为竖折横。竖与横的连接形式不同,写法也不同。其一竖画收笔垂露;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自左向右收笔;③顿笔折锋;④向右中锋行笔。

  其二圆笔横画起笔:

  ①中锋下行;②提笔向左,自上而下圆转;③顿笔折锋;④中锋右行。

  二、横折竖

  横与坚画的连接叫横折竖,其连接处称“折”。如柳体“口”字及颜体“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横与右竖的相连处。折有方折、国折之分。柳体“口”和颜体“言”字都是方折,其写法如下:

  ①中锋右行;②向右上提笔;③顿笔;④提笔换锋;⑤顿笔;⑤中锋下行。

  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认为实际上第②步至第⑤步就是边锋方笔竖面的写法,横折竖画就是横画结束、坚画另起重写的结果。为了使横画中锋变成竖画仍处于中锋状态,必须有一个提笔换锋的动作。我们在前面一再强调提笔的重要性,它是中锋运笔的前提,在写折回时尤为重要。古人把这种转换笔锋的动作称之为“暗过”,即暗中过笔,也就是用提笔的方法令其换锋。古人将横画结束、竖画另起再写的方法又称“笔笔断而后起”。但不能误解为横折竖一分为二,将“口’字变成四笔。

  有人将字帖上的断笔误解为书家的风格而学,是要不得的。以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中的“名”、“内”、“弟”三字为例,其折处均断开。我们知道:古代碑帖是刻在石碑上的,由于年代久远石料风化腐蚀,有些字迹模糊,石刻笔画已近光平,特别是细的笔画拓下来便出现断残现象。“名”、“内”、“弟”等字正是较细笔画风蚀造成折画的断裂。而此碑其他碑石较为完好处的“名”、“内”、“弟”三字就没有这种断裂。可见我们在临帖时不能依

  样画葫芦,而应该照帖中完好的字去探究正确的写法。

  方折还可以用笔毫毫面翻折的方法来完成。即:在横画结束后,提笔使毫面改变一个方向再顿笔,然后写中锋竖画,同样能达到方折目的。此法在行草书中大量运用,楷书中用得不多,因为不易写得干净完美。

  横折竖中的圆折写法与方折写法稍有不同,实际上它是横画与圆笔竖画的连写。如颜体“乔”(乔)字两处是圆折,柳体“而”字也是圆折,其写法如下:

  ①中锋右行;②提笔向上自左向右圆转;③顿笔;④中锋下行。

  三、折的其他形式

  折画的形式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点,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长点;‘郎”字左边是横折竖与竖折挑,布部是横折撇。折画的写法虽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前一笔画结束,后一笔画必须换锋再写,使其笔笔中锋。

  四、转

  转与折不同,折是在行笔的某一点上突然改变方向,如写横突然写竖,有一折点,转是在行笔时不断地改变方向,按弧形线路行笔。如颜体“同”字横与竖之间没有明显的断痕,是慢慢转弯写竖画的,就像自行车转弯一样。这种写法写楷书用得不多,写行书或草书常用。柳体“即”字右部的横弯钩也是转。写法是由横画的中锋直接转弯成竖画的中锋,没有用报接的方法换锋。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书法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