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书,是需要情境的。有听滴滴之雨见婆娑叶之境,有感绵绵无期秋雨之界,有疾风骤雨之期,有明洁爽雨之时……境界不同,品性不一,书的情致亦各异。有生命在点滴中飘逝之感念,有狂涌澎湃之思绪,有和弦在鸣奏之雅致,有“谁共我,醉明月”的豪情。当夜阑无声,惟有众星应和一线光明时,杳缈浩宇,唯在心念之间——在字的运笔之触!因此,议论书法者,道真情者,如刘熙载说:“写字者,写志也”;强调人品者,如朱和羹言:“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关注意境者,蔡邕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赵壹有“书之好丑,在心与手”的议论,黄庭坚发出“神融笔畅”的微言大义。
汉翔上海书法班老师介绍书法非小技,而有文化大道存焉。书法融汇了历代贤哲们高度的文化内涵,吸纳了他们广博智慧而不断精进。它不但被本民族各界以不同方式认知成为民族的象征,而且惠及近邻。濡染最深者,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如今,日本以“书道”称之,韩国以“书艺”命名,均为尊崇之意。不过在尊崇之外,似乎有一比高下之意。不难看到,在大国文化崛起的时代,他们想证明他们才是东方的代表,于是他们积极打造本国的文化形象,欲与我国一较高下。其中之一,便是想证明他们源于我国的书法文化已经超过中国原创国。
当国人尚对书法的认识有某些偏差时,他们早就完成了书法文化大国策略的制定。如“书道”、“书艺”命名的问题。书法源于我国,其名亘古未变,沿用至今。但到外国手中,根子未变,面目却换了,煌煌称“道”言“艺”,是我国的书法在异域,得以飞速长进,入“道”化“艺”,还是自己落伍?但思考、讨论者寥寥!与精明的邻人相比,国人少有意识到正名的重要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邻人活用得出神入化。其实,这恰是我国东方文化的中心地位永不可更的明证。无论几个邻国怎么卖力改妆,欲摆脱其文化承袭中国文化的事实,都无济于事。“书道”、“书艺”命名,正可看出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浅显,他们源于我国的东西只能是我国的舶来品。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上海少儿书法培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