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 400-620-8088

上海书法班:篆书之篆法

上海书法班

  别篆识篆,是入篆的首要。上海书法班由于篇幅关系,恕不展开,读者可从文字学等角度去解决好这问题。此处只拟与书法创作篆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下别篆与识篆。

  篆书包括了甲骨文、籀文、钟鼎文、大篆、小篆等字体,细分起来,似还可以列出草篆、玉筋篆、铁线篆、周篆、夏篆、秦篆、汉篆、唐篆等。仅从甲骨文到秦小篆,篆书可谓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算至今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因此,篆书在形态方面的阶段性非常明显。不清楚这一点,就会闹出“张冠李戴”、“穿花衣裳”的笑话来。如篆刻一方印,印文中就有可能既有甲骨文形的篆法,也有钟鼎文的篆法,大篆小篆混在一起用,使印章风格的统一性和章法的统一性受到损害。篆法确要讲究用字“标准化”的。这与真草隶方面的章法要求是一致的。只是篆字难辨,比较难以察觉罢了。

  篆,即自己本身对篆文的辨识。一定要在“规范化”的前提下进行创作,自己要识,写时识,过后也要识,不要像那个故事里的草字县衙那样,写字草到自己过后便认不出的程度。只有规范化,才能使自己识也使别人识。篆书与行书草书不同,由于其产生的流行的年代远,不是当今实用型的书体,也不能像行书草书那样自由地挥洒,而只能在公认的规范之内进行创作。当然,也不否认有少量的篆书作品,纯粹是出于“展厅效果”的审美构思。此中可省略、忽略或才根本不管“识”与“不识”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也还要规范,不能生造。

  以上就是由汉翔上海成人书法给大家整理的文章内容,想了解更多的资讯,请登入我们的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