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风雅、斯文、高洁、郑重的艺术。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志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宣和书谱》记载:“鲁公平生大气凛然,惟其忠贯日月,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书法既可见性情,更可见人品。因而,对追求书法艺术的人来说,理应保持严肃、崇敬的态度。“书为心画”,首先,书法作品是艺术,不是商品,是书家人格修养的结晶。不能把从事书法创作或研究与商品等同,虽然不否认书法作品是有其艺术价值和收藏经济价值的,但一旦视作商品,创作者会失去审慎态度,斤斤计较于毫厘得失,沦为名利的奴隶,不可回避地会曲意逢迎,而走向追求艺术完美的反面。无异于对自身人格、人品的抛弃和自污。
上海成人书法老师介绍书法不是雕虫小道,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成效。一个书家的成才应是对技法的勤学苦练与朝夕揣摩;具有欣赏能力与见多识广,及敏锐的判断优劣的眼力;对书法史的流变演进的了解熟知,对历代书法的领悟和体会;对相关学科的见识修养等等的了解与掌握。时下太多的旁门左道,被传媒渲染的都是天下绝招,搞得急于求成者极尽能事的以“倒书”、“一笔书”、“足书”、“舌书”、“天下第一榜书”等等来哗众取宠,愚弄视听。这些江湖杂耍,会被不懂的人们以为这就是中国书法。
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把握后的水到渠成。一些初练书法者耐不住寂寞、长久的苦练,为一夜成名而别出心裁,搞一些歪门邪道,绝然是在亵渎书法艺术。正因如此,真正的书家应当是有着纯真的人格美的,是通过真正的书法艺术来标示出自己的高风亮节的,是能够以优秀作品引导人向善求美的,会由衷地启发人们体会艺术美并因之受到熏陶的。换句话说是为社会服务并得到社会承认的。从而也完善并实现着对艺术追求的自身价值。所谓“静正守恒”,作为整个人生修养,在一“静”字。做任何事,须要先养静,习字作书更是能静才不至于浮躁,用心揣度,悉力运行。正,即是人格品行的端正,它具有道德规范的意义。
以上是汉翔上海书法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