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它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起于秦代,这点已经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得到了印证,因此被称为秦隶。上海成人书法老师介绍相传,隶书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整理。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思索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3000字,上之始皇。秦始皇采纳用之,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字体得以面世。
到了西汉,隶书终于取代篆书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书体。到东汉时,隶书之名始用,且碑刻之风把隶书推上了艺术的高峰。到了后汉时期,隶书又步入小篆的故辙,过分强调书体的整齐化、规范化,以至于失去了古拙灵活的意味。这大概也是隶书很快就被真书所代替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汉翔上海书法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ufake.com。